首页 > 课程信息 > 2016.04 | 调整Citta*(心识)的方式

2016.04 | 调整Citta*(心识)的方式

撰文匿名 | 2020 - 08 - 19 2410

调整Citta*(心识)的方式

 

 

瑜伽的孩子。作为灵魂探索之路上的旅伴,你们从瑜伽基础开始,多年来积攒了丰富的第一手知识,通过我的教学品尝瑜伽价值的精髓。

 

我已年近九十,重任将落于你们双肩,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年轻的一代饶有兴趣地被瑜伽吸引。生命充满活力,永不停息,变化在年轻的血液中上演。步入老年后,这种不息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下来。像我这样的人要尽可能地保持从年轻时代就开始的练习,才能让这不息的生命力流淌得稳定、长远。不幸的是,人老以后,原本灵活机智的头脑会变得僵化呆板。

 

瑜伽哲学说的不仅是无知和有知,而是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智慧,同时心不染尘,淳朴天真。年复一年努力,当练习达到巅峰之时,瑜伽的觉悟开始出现。此时我们要学着把这智性的成长、理解力、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八瓣瑜伽花中,我将这两瓣——体式和调息作为重点,运用禁制和劝制的原则,同时也将其它精微的花瓣——专注和冥想纳入练习之中。以我的经验来说,专注和冥想这两瓣是无法教授的,因为它是瑜伽的Aisvarya(最耀眼的财富)。但是,若想体验到这瓣最为宏大的财富,我们必须遵行瑜伽的其它分支。

 

可能你们许多人都在练习,却从未见过瑜伽发出的光芒。但是我很感恩,因为你们都开始了瑜伽练习,尽管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实现这种宏大的力量(Sakti)。无论是否得见瑜伽之光,让我们一起坚持Tapascarya(苦修),从而积累良善的业(Samskara,印象),未来在今生或后世臻于既定目标。

 

Tapascarya这个词不要误解,我们常常将它翻译为苦行。Tapascarya以禁制和劝制的道德支柱为基础,带着Sraddha(信念)去感知真我(Atma Saksatkara)。没有道德的培养,灵性体验与我们还相去千里。

 

Tapas的意思是让身、心、智中光的能量(Sakti)有力而灿烂地闪耀,照彻前方练习的热忱,从而不会熄灭坚持练习的意愿。Tapas是对于练习的苦修虔诚之火。它是来自于正确行动的火,带着专注,点亮知识。但作为修习者,我们看到知识之火在练习中沸腾闪耀,如同煮开的水不断沸腾,直到离开烈火。

 

不幸的是,现在你们的练习仍然呈现粗钝的形式。我想你们许多人都是这样的。你们没有按照帕坦伽利的箴言来练习:Tatra Sthitau Yatnah Abhyasah(《瑜伽经》第一篇 第13节)。我们的练习只是为了保持健康快乐。你们所有人都要将练习中这种思考模式转变为宗教虔诚的练习。转变态度,带着虔诚的头脑和心灵去练习。我教学已经75年。在某种程度上,我很自然地会感觉失望难堪。值此上师节,我对你们大家提出一点希望,希望你们下定决心从随便练练和自满的心态转变为专注的、稳定的、强烈的练习。瑜伽——这门神圣的学科,它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你们必须都是带有全然专注觉知的强烈的练习者。

 

*200712表的讲话

今天这期Yoga Rahasya1红色的。红色代表Rajas(活力)。这个颜色对于你们意义非凡,它可以使你们保持智性之蜡烛如红色火焰般燃烧,直到这火焰不久后变成明亮的光。这个颜色今天对于你们再适合不过——此刻宣布,开始不止为了平静徘徊的心而坚持不懈地练习,还为了保持稳定,从而实现智性和灵性的进步。这不仅是《瑜伽经》第一篇第132传达的含义,也是Yoga Rahasya封面传达的含义。

 

你们都见过我在你们面前反复练习。我练习是为了建立所学,调整练习中出现的精微的感觉。年老以后生命力自然会衰减。所以我希望解脱于年老以后出现的障碍和阻碍,把它们逼入绝境,于是我一心努力练习,至今仍如此。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希望你们都能培养出我的这种韧性,坚持不懈地练习,耐心观察等待变化的发生。

 

Tatpratisedhartham ekatattva abhyasah(《瑜伽经》第一篇 第32节)。在我看来,Pratisedhartham是指发生在我练习中身体右侧和左侧、心和身、心和智、智和意识及真我之间的缺陷、紊乱、失衡。我坚持练习,这样身心的绝望、悲伤、不稳定就不会出现在智性或灵魂的框架中。

 

当然,你们许多人来练习的动机是治疗病痛。练习多年,病痛已得到治疗的人应停止这样的想法,继续探寻瑜伽微妙的隐含价值,随着练习的加深会渐渐看到曙光。你们都看到我的练习没有任何逻辑性。我也没法和你们解释为什么我要练习。我练习瑜伽,因为我就活在瑜伽里面。我练习瑜伽不单纯是出于对瑜伽的热爱,而是由于我内在的某种东西推动我练习。我保持头脑清醒,找出出现在身、智、灵之间的最精微的二元性,带回它们之间的均等。

 

我练习的时候只专注一点(Eka-tattva),并不为了实现身、心、智细胞的连结,而是为了让真我(The self)精准地临在于它的前沿——身体。

 

我根据身心的需求和条件来调整友善和慈悲,让它们彼此协调(如果它们走往不同的方向),愉悦地练习,让无条件的智性贯穿整个练习过程。在我完成练习的一刻,我会对这一天完成的练习内容保持漠然。

 

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参考我的练习方法,带着热情练习,这样你们都可以感受到真我的临在。帕坦伽利给我们这些修习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我们研究身心之间的区别,感受一侧的愉悦,另一侧的不愉悦:Vitarkabadhane pratipaksabhavanam(《瑜伽经》第一篇第33节)。让我们看看这节经文中的两个词:BadhanaBhavana(Badhana意为恼人的、相悖的,而Bhavana意为感受,也指健康或尊重)。只要有Badhana bhavana,就一定有Abadhana bhavanaBadhana bhavana是指一种冲突的感觉,Abadhana bhavana是一种非冲突的感觉。这些词语定会有助于你们这样的修习者在练习中观察,研究冲突的或痛苦的展示(体式或调息)和非冲突的或非痛苦的展示。

 

这样,我们比较并寻找方式方法使两侧不会发生Badhana。我希望你们在练习中能够理解并研究这些词汇。关注你的头脑,看它是否在观察发生的偏移并给身和智之间带来和谐,在展示体式的过程中实现身和智精确的定位。你们每个人都要保持警觉,观察头脑,头脑传达的东西可能和身体不同。所以要观察身体和头脑,并从智性出发来观察它们是否彼此合作协调,给身体各个鞘层——从皮肤到灵魂,带来一性。

 

1孟买Y.O.G.出版季刊

2 tatra sthitau yatnah abhyasah(《瑜伽经》第一篇 13节)。

 

看看你的练习传达的是Badhana bhavana还是Abadhana bhavana的感觉。如果存在着Badhana bhavana,那么我们要弄清楚如何带来和谐的行动,从而在身体两侧、以及心智灵之间体验到Abadhana bhavana,反之亦然。所以我认为这是一节绝妙的经文,它指导我们如何在练习中研究并寻找连结身体内五鞘层的方法。这时你会意识到,第一篇的Pratisedhartham和第二篇的Badhana BhavanaAbadhana bhavana表示外层身体和内层身体在引导修习者臻于练习完美之境方面存在的密切关系。

 

在你的练习中揣摩这种Badhana bhavana(冲突的体验)和Abadhana bhavana(非冲突的体验),通过对记忆和体验的过滤、再过滤做出必要的改变,从而达到经验性智慧无震荡的状态。帕坦伽利在第三篇(成就篇)中再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元素、感官、头脑、意识从潜在状态(Dharma)转变为精进状态(Laksana),最后达到精进的巅峰(Avastha),这被称为Dharma laksana Avastha parinama(《瑜伽经》第三篇第13节)。Dharma意为行动的特性,Laksana意为为实现行动的完善而发生的质变,可以是体式、调息或冥想。让智性的眼睛大大地张开,保持住昨天的成就。揪出过去行动的体验中没有进步的变化,将它们转变为新的行动。此时,练习成为真正专注的练习。

 

尽管生命充满了活力,活跃而激昂的只是一部分人,另一些人则处在静止停滞之中。年老以后,缺乏生气是老一辈和年轻一代之间一条明显的代沟。我属于老一辈了,不过蒙瑜伽恩典,我仍然稳健,能跟得上年轻人的节奏。这全部得益于我的瑜伽练习。由于我始终专注地练习,我并未发现和你们这些年轻人之间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我的练习每天都是崭新的,我生命中流淌的能量和你们生命中流淌的能量就如同潺潺的河流,清水汩汩不息。

 

如同活水从死水中喷涌而出,年轻一代要在老一辈智慧的基础上耕耘,通过遵循Dharma laksanaavastha parinama,融入新发现,分享知识,使老一辈的知识能够以崭新的方式流动起来。

 

动荡摇摆的意识和不稳定的心,它们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的障碍(见《瑜伽经》 第一篇 3031节)。在思考和练习过程中建立起非二元的意识状态。如果说瑜伽的模式是它的Dharma,那么练习转化为质变则是Laksana。在这里,练习者消除练习中的缺陷,给智性的电池充电以达到完美状态,或称为练习中的Avastha。即便是元素特性、身体化学组成、感知器官、头脑、智性、意识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随着我们练习的进步不断上演,在我们一层层剥开内在鞘层的过程中,新的方法涌现出来,我们的练习节奏跟随着这些方法进行调整。练习应如同剥洋葱,一直剥到不能再剥的时候。这就是心的无种之地。瑜伽练习也是一样,我们要抵达这个无种的状态。这一状态即是真我(The soul)或者说我们存在(Being)的核心。

 

我曾给你们讲过好几次这个存在的核心的各个层面:Annamaya(肉体层)、Pranamaya(生理层)、Mamomaya(心理层)、Vijnanamaya(智性层)、Anandamaya(灵性层)。尽管许多人都认为Anandamaya Kosa是核心,其实核心超出了Anandamaya Kosa。在我看来,Cittamaya kosa即是Anandamaya kosa。我们要超越Cittamaya kosa才可以抵达存在的核心。存在的核心是一种客观的体验状态,在这里不存在欢乐或极乐。所以,我们在练习中要穿过并远远地超越Anandamaya kosa,献身于真我(The self(Svarupa pratistha)。我们要抵达练习的这一状态,这样,身体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都可以感受到真我的无处不在。如果在体式、调息、冥想中,每个人都能让真我走入身体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那么这种练习必将引领修习者住在Adhyatmic darsana之中,实现Atma-prasadanam

 

 Marichyasana III(圣哲玛里其第三式)

 

例如,如果你做右腿弯曲的Marichyasana(圣哲玛里其式),让左手去找右手,那你的灵魂就在左手上,右手被忘记了。要解决这种情况,你得用Pratisedartham作为指挥棒,调整被忘记掉的左手。每个人都要这样练习来消除纠正各种差异。这样才是对身、心、智、意识的真正修习。这种修习被称为Laksana(质化的练习)。若没有这样质化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无法改变各种元素的化学组成、感知器官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也无法让头脑向更好的状态转化。所以,练习和工作中要审慎地利用智性。

 

如果说按照个人条件坐法是Dharma,如果肯思考并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那么我要说这是正确的。学习带着均匀的意识将能量均匀地分配于身体两侧、纵向、横向(体式中),或者入息、出息,这即是质的练习(Laksana Parinama)。

 

Trikonasana(三角式)为例,这个体式你们都做过。下一次做这个体式的时候,做右边时观察意识的触摸或接触的范围。做左边时也是一样,然后两边进行比较。你会发现意识在左右两侧的触摸是不同的。不幸的是,我们不会去注意这些差别。在一侧,你用专注和觉知建立起意识,如同你正在体验Svarupa pratistha;在另一侧,你并没有观察Svarupapratistha的退却。左右两侧意识的存在状况是不同的。如果在一侧全然建立起意识,而在另一侧却完全没有注意,这就是体式的折射。左侧的无专注和右侧的专注是Badhana bhavana。所以说,要立刻引入Pratipaksabhavana。要纠正这样的差别,在练习中要观察感受(Bhavana)、立刻纠正,从而使头脑、智性、意识在身体的两侧同时均匀地流动。这即是这个体式中的Sthira sukha。所有体式都应消除原质一切要素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Sthira sukha

 

做左侧Trikonasana(三角式)的时候,灵魂跑到了这一边,右侧仍然没有专注。所以,我们要培养出思考的敏锐敏感度,在身体的两侧均匀地平衡智性和意识,从而让灵魂的Svarupa均匀地遍及每个角落。这是体式应有的感觉。

 

如果不注意消除这些不平衡,那么练习就是毫无意义且无知的练习。我建议大家运用智性重新调整差异,从而达到无异的状态。打破旧思想,用新方法重新调整。这种打破旧思想的方式帮助我们调整身体,继而重新调整智性。这种调整、打破、重新调整的方式在一切体式中不断上演,直到我们抵达这样一种状态——再无进一步调整、重新调整的可能。这即是头脑、智性、意识的无条件状态(Nirbija),此时一切条件和观点终止,在体式中只能体验到真我无限的状态。

 

假设你在扭转体式中手腕相握,一个手腕向内转,一个手腕向外转,那么让两个手腕都转向外。这样可以制造出一种新的专注感。在练习中必须有这种正确调整的意识。

 

Ardha Matsyendrasana(半鱼王式)

 

如果做Ardha Matsyendrasana(半鱼王式)时,你的腕骨大拇指侧非常强壮,那么生命力就会跑去那里,而小拇指则保持迟钝而怠惰。这说明,灵魂的一半在手的一半是活跃的,而在手的另一半,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是休息的,处于睡眠状态。这就是说,在练习中,每个体式都会有一些部位处于睡眠状态,一些部位处于做梦的状态,另一些部位处于清醒状态。记住,Svapna nidra jnana alambanam va(《瑜伽经》第一篇 第38节),你要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部位,给做梦的部位充电,这样,原质的一切组成部分(Tattva)、身体元素、与它们对应的物质、头脑、智性、自我、意识都处于均匀的警觉和平衡中(Citta-prasadanam),于是灵魂不仅见证,还精确地行动,从而临在于一切体式中,覆盖整个身体。这即是Adhyatma-prasadanam

 

瑜伽是向内的旅程,所以一切客观行动和心识的波动都必须被转化为主观的波动和行动。因此,我们要思考瑜伽导师们的正确思想,遵循这些思想,在瑜伽练习中连结并融入原质的24个要素。

 

如果链子上有一个环节松掉了,链子就无法顺畅地移动。同样地,我们的导师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真知。可能是由于第一位导师和之后的导师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于是这门学科链子上的各个环节丧失了连续性。所以,我们要这样练习——思考并找到连结来自于远古时代各种思想的方法,尽管继这些思想之后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地涌现,仿佛后浪冲刷前浪。在练习中,古鲁说,在冲刷掉旧思想、引入新思想理念的同时不扰乱传统基础,这样,修习者即有资格(Laksana)抵达体式之巅(Avastha)。

 

当我们开始重新调整旧的条件,使之适合于如今的精神标准时,即形成文化。这个调整、重新调整、打破的过程如同终年不息的溪流。这就是为什么圣人们说:非此、非此、非彼、非彼。这种非此非彼的思想并非悲观的态度,它是乐观的。这样我们才不会被一成不变的思想行为所禁锢,继续前行,直至抵达一个崇高的境界,此时再无重新调整的空间。当不能近一步重新调整时,说明我们已经抵达无条件巅峰的永恒状态。

 

圣人们使用非此非彼这句话让我们对付出的努力保持警醒觉知。他们支持新思想、新感受。当经过过滤、再过滤的体验发生时,一切变化都走到了尽头,因为此时我们已然无法超越这种稳定无震荡的状态,这即是Svarupa pratistha的状态。当真我安住于它自己的光辉中,遮蔽了它的媒介(原质的各个要素),再无进一步调整的空间这即是Avastha。获得这种稳定状态,意味着体式通达,智性成熟。无论是体式、调息、冥想、还是瑜伽的其它分支,Avastha的状态或者说境界无二。

 

尽管你们许多人的瑜伽水平还处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关系,但你们要思考如何从当前的练习朝着更高标准迈进。

 

不要认为这是公开的考试,这其实是自我检验的过程。我要考虑自己目前在什么位置,是否要继续留在这个位置,还是应该超越这个状态。在你考虑超越的一刻,意味着你的身体、头脑、智性已经获得了育化。事实上,育化是指头脑从当前的状态超越发展到一个新的状态,此时全新的体验出现,使练习变得强烈而精细,直到这时都属于育化。育化发展完全便形成了开化。到这一阶段,智力和智性都不能近一步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耶稣、琐罗亚斯德被称为开化人。你我不属于开化人,因为我们仍受困于贪婪(Lobha)、愤怒(Krodha)、妄想(Moha)、骄傲(Mada)、怨恨(Matsarya)。而圣人或瑜伽行者不会受困于这些滋生烦恼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拥有纯净知识,纯洁地过完淳朴谦逊的一生。

 

说了这么多,作为修习者,我们要把Yatna(不懈努力)转变为Prayatna(有控制的努力)。这就是说:Yatna可能是偶然的,但Prayatna是指从边缘身体直到真我(The self)的核心全力以赴,从而主动努力投身于近一步学习。所以说Prayatna是指全然主动地在正确行动的同时融入正确的思考过程。帕坦伽利说:当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思考同步时,我们可以在体式中体验到Ananta samapattibhyam。在Ananta samapattibhyam状态,的身份消失了,Citi saktiSvarupa pratistha)建立起来。我们应按照帕坦伽利对Asana jaya1Ananta samapatti的定义来练习。

 

在英文字母表里面,大写字母“I”和流动的“i”是用来探寻智性的极佳的字母。大写字母“I”不出现在中间,小写的“i”常常出现在中间。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的大写字母“I”都是一样的,但小写的“i”可以说是大写“I”的复制品。根据《瑜伽经》,大写字母“I”代表Kutastha citta,它代表无限、永恒、真我的普遍状态。它不会轻易显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每个人的灵魂(Atma)都不会轻易显现。从出生到死亡,它始终是一名看者,被动深沉。这个真正的“I”(我)不会改变,无论何时何处都始终如一(Kutastha)。但是,流动的“i”冒充真正的“I”,作为虚假的真我欺骗人们。小写的“i”冒名顶替原本的真我制造出各种问题。这个流动的“i”Hita satru(秘密的敌人)。瑜伽练习教化并转化这名秘密的敌人——小写的“i”,让它成为真正的“I”的真正的朋友。

 

我希望你们能够将大写的“I”和小写的“i”区分开来,二者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分别代表Purusa(神我)、真实的我(Kutastha citta)和Ahamkara(我慢)、冒名顶替者(Parinama citta)。这种Parinama citta——小写的“i”会随着情绪、环境、心理天气而改变。外面天气阴沉,心就跟着阴沉。大写的“I”Purusa)也是一样的,当它变成流动的“i”时,即被无明(Avidya)拖走或遮住。雨过天晴时,你的心情也会明亮起来。瑜伽练习带给修习者的即是这一点。

 

内在的宇宙被称为潜藏的意识(Kutastha citta),它始终稳定而明亮。但是大写的“I”转化为小写的“i”,这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制造出各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通过打破来重新调节。这种重新调节是瑜伽练习中重要的育化,这样我们就不会决定说:就这样吧,因为仍然存在重新调节的可能性。如同因果规律,调整、重新调整、打破是一个循环过程。它是流转的练习。当这个循环停止时,头脑和心灵都不再有近一步的动力。

 

如果说大写的“I”是心灵,小写的“i”就是头脑。因此,代表心灵的大写的“I”和代表头脑的流动的“i”之间冲撞不断。将小写的“i”和大写的“I”相互融合,然后让二者共同隐去,这是建立的过程,或者说不带有名词或代词的核心。

 

例如,你Sirsasana(头倒立)做了15-20分钟,Sarvangasana(肩倒立)做了半个小时。不过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谁在Tadasana(山式)里站过五分钟?没有人。为什么呢?TadasanaSirsasana在重力方面是不同的。就连在Tadasana中不变的智性的重力在Sirsasana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Sirsasana中保持的时间比Tadasana更久些。在Tadasana中重心非常稳定,但在Sirsasana中不是这样。例如,在Tadasana中站上一分钟,伸展足底皮肤去接触地面,你会体验到一个不一样的Tadasana。要知道,在培养脚底的一刻,你就开始培养头脑,给智性带来稳定,如同稳定的Tadasana一般。震荡的Tadasana不是Tadasana,而在Sirsasana中身体震荡,在Sarvangasana和后弯体式中也是一样。所以我说,任何体式都比Tadasana容易。

 

就像稳立于Tadasana一样,我们在Sirsasana或者其它体式中也要保持稳定。这时你会意识到,身体、头脑、智性的育化已然开始。

 

所以,首先从双脚开始育化身体,然后向上移动来到头脑。当身体、头脑、智性的育化结束,我们即达到神性的状态——真我无条件的状态。

 

从现在起,研究如何育化你的头脑,从而使小我变成真正的我,丢掉Aham的身份。从此以后,真我主动引导我们完成体式、调息、冥想等瑜伽八支。瑜伽练习应如此。这意味着你已经达到了据说成千上万的人都不可能实现的境界。我要说,如果用这样的心境保持这个层面的练习,对于成千上万人来说,不可能将变成可能。

 

 Tadasana(山式)和Sirsasana(头倒立)

 

这是我通过练习获得的信息,我希望拿来和大家分享。谨慎虔诚地练习吧。通过调整骨骼体练习衡量正位。首先尝试开始让肌肉均匀地调整,保持靠近骨头和关节的中心,如同肌肉的内岸和骨头与关节均等接触。然后在体式和调息过程中,在身体每一个毛孔横向纵向衡量头脑的正位,同时让头脑和细胞靠近,保持细胞系统的健康。身体有八个方向——北、南、东、西、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练习体式或调息,或者坐立冥想时,衡量能量流以及智性的运动,追踪并覆盖身体的全部八个方向,不带任何偏移或扭曲地实现身体后侧和前侧的平衡。头脑、智性、意识、真我的平衡不应出现任何变化。如果能够认真遵行,我认为这即是帕坦伽利所说的Sthira sukham asanam,或者说体式的特征。这是我练习中感受到、揣摩出的。我以独特的方式描绘每个体式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可以看到《瑜伽之光》和《瑜伽的艺术》1这两本书中,每个体式都充满了优雅。

 

蒙瑜伽恩惠,我能够在练习的同时对每个体式做出精准的描述,从而达到一种独具特色的标志(Laksana),帮助我在每个体式中达到那种崇高的境界(Avastha)。

这一过程帮助我育化经过调节的意识,臻于稳定的非调节状态。

 

我希望并祈祷今天在座所有人都能运用头脑的智性和心灵的智性,使头脑和心灵合作协调走向统一,体验无限的Purusa(神我)——有限身体(Prakrti,原质)中的真我(The self)。从这个意义上说,瑜伽练习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1两本均由Harper Collins出版。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4129号 技术支持: 睎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