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式中的瑜伽八支Ⅱ:下犬式
文/Arti H. Mehta
本文我们将探讨如何做出完美的下犬式的一系列体式要点。前文中曾探讨过,当学生能够理解并做到这些要点时,练习这个体式就不再那么费力(prayatna①)了。因此习练下犬式(adho mukha svanasana),取决于习练水平和习练成熟度,学生将体验到瑜伽八支的各个层面给身体、生理和心理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本文应结合《瑜伽之光》来阅读。
l 观察指关节。所有指关节均应触碰到地面。
l 每根手指上的三个关节均应接触到地面。
l 手肘应移动向大臂。并以二头肌吸向三角肌的方式来伸展手臂。
l 当头移向地面时,手肘不应下沉。
l 将肩膀移动向腰部,肩胛骨向内收入身体,并移向肾脏的方向,从而使腋窝充分展开。
l 足弓应上提去向脚跟,从而使脚跟处有沉重感。
l 脚踝的内侧和外侧均应上提。
l 以这样的方式来调整手掌,即从手掌的中心,你感受到能量既向前流动去向指尖,同时又向后流动去向手腕。
l 手腕处的觉知应向上去向肩膀,然后去向骨盆的顶端。
l 肋腔前侧的底端应移动向背部。这时,腋窝会进一步“向外打开”。同时,呼吸也会变得更加舒适。
l 伸展足弓去向脚跟时,感受足弓处的觉知。这样大腿前侧的肌肉(股四头肌)便开始移动向大腿的后侧。
l 觉察脚跟内部的顶端,这里应移动向脚跟的后侧。
l 为了落脚跟向下,将胫骨顶端移动向膝的后侧,然后上提肾脏去向臀部。
l 尝试在水平方向上伸展胸部。
l 将胸骨移动向横膈膜,呼吸变得深长。
l 留意手掌,感受是否手掌的每一个角落都均等地接触地板了。中指应处于正中,不要偏向一侧,其他手指应从中心向四周分开。
l 调整前手掌中指指根和小指指根部位的皮肤均匀地贴地。手掌上需要稳固放置的第三个部位是掌跟的中间位置。所有这三点都要非常稳固并均匀地贴地。
l 将手掌的中间部分(更靠近手腕处)钉在地板上。从手腕到拇指画一条细直线,然后伸展这条线向肩胛骨的方向,但不要将头部向下推。
l 相对于大臂内侧,我们倾向于伸展大臂外侧更多。为了同样地感受到手臂内侧,拇指应同前手掌小指指根部位一样多地接触地板。同时,慢慢地伸展大臂外侧的皮肤,手臂内侧也会开始变得更长。
l 如果你感受到重量在小腿而不是大腿,那么就是双手和双脚间的距离太远了。如果双手和双脚间的距离太近,那么大腿的肌肉就会伸展。同时,你也要注意膝中段并学习从这里去调整。如果大腿比小腿长,移动脚向后;如果小腿更长,移动脚向前。
l 将跖骨移动向脚踝;伸展胫骨然后将脚落下。
l 记住,脚有两个足弓。一个在脚的中心,另一个在脚趾和脚球之间。后者是精微的足弓。当这个足弓被“打开”时,脚跟的后侧变得沉重并接触地板。否则脚跟的后侧落不到地板上。
l 脚球和前手掌处的力应均等。所有这些动作和调整都应是和谐的。并且正是这种和谐和调整将我们引向了一种美妙的状态。
l 从大腿后侧到脚跟是垂直伸展,而从脚踝内侧到脚踝外侧是水平伸展。从足弓内侧伸展向脚跟内侧。
l 同时,从膝后侧的中线,均等地水平展开向膝后侧的内缘和外缘。
l 水平方向的移动需要大脑。首先水平伸展,然后保持水平方向的伸展,再垂直伸展。
l 保持体式,然后注意侧肋,尤其是侧肋后侧。肋骨的侧面不应推向腿的方向,其前角应垂直向上移动。这个感觉非常舒缓。
l 千万不要推头部,因为这是一个不和谐的动作。就像刺耳的音乐充斥你的耳朵,你的面部表情会表现出来,推头部会导致体式的混乱。小臂在伸展并自然地变细又长,试着让大臂也变细变长。
l 为了移动头部向下,将斜方肌移向肾脏的方向。千万不要只从腋窝处移动。
l 骨盆带的后侧倾向于从身体向外凸出。这表示根基(脚跟)没有正确地放置。通过将脚掌中间的隆起处重重地下压,从足弓的中心拉长双脚。通过伸展足弓,可以将骨盆带收进身体,这个动作也会使体式进步。
l 想象臀部是珠穆朗玛峰。就像山顶被雪覆盖一样,你的注意力应覆盖整个臀部。这就是你必须学会从而去调整体式的方法:臀部,会阴和尾骨要彼此平行。
观察胫骨。胫骨中段倾向于更靠近腿后侧,而胫骨顶端远离了腿后侧。这导致了注意力和“智性”之流的扭曲,因此,将胫骨中段的皮肤去向骨骼。这会让智性均匀地流动。
这些精微的动作要在智性而不是力量的引领下做出。
这些精微的动作带来身体和头脑的平静,这就是冥想!
(本文由Arti H. Mehta整理,内容大部分选编自Guruji在1998年艾扬格瑜伽欢庆日和2000年RIMYI25周年院庆时的教学。